去年以来国内风电市场由于并网困难和限电问题持续发酵
再过一个月,也就是明年1月,华锐风电36亿股面临解禁。目前,这部分解禁股市值近166亿元,华锐总市值是185亿元。
此次大规模解禁,是否将导致市值蒸发?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表示,解禁股主力机构一般不会立刻抛售。一位业内人士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也许未来,华锐风电以及风电行业的前景会转暖,但真的不建议购买华锐股票。”
以最高发行价亮相A股主板的华锐风电,如今的日子并不好过。“弃风限电”的行业现象严重,风电场投资者无法通过发电得到满意的利润,向华锐购买风机的需求也就随之下降。
财报显示,公司去年亏损5.82亿元,今年前三季度亏损近7亿元,预计全年仍然亏损,明年应该逃不过ST命运。目前,华锐提出了“两海战略”,以海外订单、深海项目作为突破口。业内认为,“两海战略”概念新颖,但前景不明。
最高发行价股票两年连亏
伴随着中国风电从无到有,再到风电装机量全球第一,华锐风电创造过盈利奇迹。
数据显示,2008年,华锐风电净利6.22亿元。2009年实现净利是前一年的三倍之多,达到18.92亿元,2010年再次攀高至28.56亿元。
2011年1月,巅峰期的华锐风电登陆A股主板,90元发行价刷新了最高发行价纪录,总股本约10亿股,总市值约900亿元。
2013年11月29日,股价为4.6元,总股本约40亿股,总市值约185亿元。据此计算,公司总市值蒸发约80%。
与此同时,华锐风电业绩“大倒车”更为严重。2011年、2012年、2013年前三季度,华锐的净利润分别是7.75亿元、亏损5.82亿元以及亏损6.99亿元,今年预计全年仍将亏损。
华锐风电副总裁陶刚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去年以来国内风电市场由于并网困难和限电问题持续发酵,开发商效益下降,政府项目审批和银根收紧,更加深了产品供应的恶性价格竞争。整机厂商全面持续亏损,风电产业进入寒冬期。但这期间,与开发商捆绑的国电联合动力逆势发展,挤占了一些市场份额。
陶刚将现在形容为风电行业的“阶段性谷底”,他说这个行业已经是“毛利薄、赚钱难”。据介绍,早期毛利率可以达到30%到40%,现在已经所剩无几。
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风力发电被弃超过200亿度,占实际发电量的17%左右。2013年上半年全国“弃风”损失电量77亿度。
国内某风电制造企业技术负责人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弃风限电的现象非常严重,风机发电后,电网不让这些电上网,电就白发了。所以,很多风场的风机干脆就不转了。“国内目前还没有建设智能电网,风电发电成本高、不稳定、又不能储存,电网公司就认为这是垃圾电。”
现在的情况是,已经建设的风场设备饱和,新增电场很少,因此对风机的需求很少。“除非技术上出现换代更新,可以再次靠卖设备赚钱,否则短期内很难盈利”,上述风电制造企业技术负责人称。
进军海外和海上不被看好
已有的风电市场不景气,华锐将突围的方向瞄准了“海路”,即向海外和海上进军。
2011年,华锐风电提出“两海战略”,向海外和海上进军。业内认为,从目前情况来看,“海路”业绩进展还没实现大规模突破,前景难明。
财报显示,2012年华锐全力开拓海外风电市场,报告期实现海外销售4.72亿元,占公司销售收入的比重从2011年度的不到1%提升到超过11.83%。2013年上半年,公司报告期内实现海外销售5.85亿元,同比增长108.20%,占总营收的42%。今年三季报未显示海外销售额。
看起来良好的增长,并不为业内看好。上述风电制造企业技术负责人表示,西门子、Vestas等国外风电巨头,掌握着核心技术,但这两年也出现亏损或者业绩滑坡。中国的风机制造商想要侵入对方市场,不仅需要攻关技术的能力,也需要较低的价格才有竞争力。如果华锐可以研发出明显高于目前风能转化率的产品,将大面积打开市场,但好像还没看到这一技术突破。
任浩宁表示,如果说国内外的技术差距,以前有100米,那么随着2008、2009年开始国内技术实力的上升,现在差距有三五十米。落差较大的地方在于核心技术的专利。据他介绍,西门子、GE等巨头早已垄断全球范围内中小功率风机的专利,国内制造商生产时需要购买他们的专利,除非自身探索出突破性的技术革新。“目前这方面,国内还比较缺乏。”
对于国外客户而言,除技术和价格外,服务也至关重要。据媒体此前报道,华锐风电的一位客户表示,有项目采用了华锐3兆瓦的风机,但服务明显跟不上。
任浩宁认为,因宏观经济孱弱,政府负担重,欧洲多国对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的补贴正在削减,甚至有计划全盘停止补贴。
对此,陶刚表示,海外客户付款准时、销售毛利高,是吸引公司的主要原因。但他同时表示,海外客户对服务质量的要求较国内高得多,对于按时交货、安装、机器调试等,都不会轻松。华锐目前正处于积累海外资源,培养海外市场和品牌的阶段,“走出去的战略不容易,华锐必须提高产品质量、运营能力和后续服务水平。”
据华锐风电方面的资料,目前华锐在海上进展有两项,一个是已经并网发电的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另一个是明年开工的江苏滨海海上风电项目将采用华锐的大型风电机组。
上述风电制造企业技术负责人表示,海上风电项目前期投入太大,输电电缆、中继站等设备,较陆上风电成本高出许多。他认为,海上风电目前仍然只是概念,国内的陆地风电市场仍阻滞,何况难度更大的海上。
任浩宁亦认为,五年内海上项目不会有大进展。海上设备需要技术水平较高,防腐防雷电防台风,具备预警机制,同时稳定性高。“国内风机在陆上也不稳定,何况深海。”
陶刚表示,国内海上风电规划的不完善和国家能源局重组,延迟了国内海上风电开发的推进。政策的变动,也增加了海上风电发展的不确定性。
环保需求或利好明年业绩
虽然“两海战略”不被看好,但治理雾霾的环保需求,可能为清洁能源带来利好。
今年10月份,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在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透露,由能源局牵头制定的《关于促进风电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已上报国务院待批。
今年三季度,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宣布在全国范围内下调火电上网电价,加强环保指标的要求,被业内广泛解读为利好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发展。因为火电电价的下调将压缩电力企业传统火电业务的利润空间,对环保要求的提高,意味着进一步增加火电企业的成本。
对此,陶刚表示,在中国能源需求和环境保护要求的巨大压力下,将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由补充能源改变为替代能源的发展理念已经被国家能源局提出。近期提交给国务院的《促进风电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中提出,力争在2至3年内基本解决国内弃风限电问题。发展风电无疑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
任浩宁认为,在经历了近两年的风机大甩卖之后,风电发电成本已经有所缓和。如果国家承诺的补贴都能落实,同时,风电场发电规模提升,靠规模效应降低成本,还算是可行的。他认为,依靠国家大力治理雾霾天的政策,各地会重新上马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项目。明年年中,华锐风电业绩可能出现触底向上。
对此,卓创资讯高级分析师李祾譞表示,政策的支持会让风电的日子好过一些,但是行业集体回暖的大好局面,还是需要行业真正的需求体现出来。她认为,石油和煤炭的大储量,是决定它们在能源消费比例占据主导地位的主因。当新能源的体量发展到跟煤炭、石油一样时,才能真正获得市场的青睐。
对于公司的“两海”前景,陶刚表示,新近传出了2014年海上装机计划1867MW、2015年2150MW的项目清单。海外市场在中国政府金融支持下,在经过部分整机厂商市场试水成功之后,央企为主的海外能源开发将会作为风机乘船海外推广的另一主要渠道。